富士康員工生活
作者:鎖老板(www.thecagemusic.com) 來源:本站 發表時間:2023/7/14 19:36:31 瀏覽 次
在富士康的這十五年,我先后在IE、制造、人資、請購、銷售、自動化等部門工作過,擔任過課長、部長、銷售經理、工會主席、團委書記等職務。這十五年,也是我以富士康為家,學習成長、砥礪奮進、不負韶華的十五年。
今天,是我在富士康滿15年的紀念日,回想在這里的5475個日子,再如電視劇一集一集在眼前播放,讓我熱血沸騰,感思萬千!
走進富士康
2007年3月5日清晨,我從廣州科學城乘車抵達深圳龍華富士康。
來到南門的天橋上,瞭望富士康,一棟棟高低起伏、錯落有致的建筑物延伸向遠方,看不到盡頭。那行走在天橋上上下班洶涌澎湃、來去匆匆的人流,壓得整個天橋仿佛都在微微顫抖。身穿白色、藍色、紅色印有“富士康科技”標志工衣的員工,如潮水般從南大門匯進和涌出,兩三小時不間斷,令人震撼!
園區內,各棟廠房橫平堅直,規劃統一,如停泊在汪洋大海上的一艘艘萬噸巨輪。每棟廠房的前碼頭,整整齊齊地停放著一排隨時整裝待發的大貨柜車,一眼見不到底,非常壯觀。
一天的新人入職培訓結束后,我被分在A02生產電腦的成型廠,職位是IE課長。接待我的臺灣上司是曹成林經理,他向我介紹了另外兩位同事,一位是六十多歲來自日本的顧問CLHL,另一位是五十多歲來自香港的廠長CSX。與我國的臺灣人、香港人,甚至還有日本人同一辦公室工作,這是我做夢都沒想到過的。
宿舍是干部公寓,室內兩張上下床,下床都空著,放了一張書桌,我和另外一個同事睡上床。和他熟悉后,了解到他是哈軍工畢業的,便稱贊他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?墒撬牶蟛灰詾槿,他說他在部門里面是最不起眼的,因為他們的課長是清華大學畢業的,他招了五六個清華的師弟師妹在同一部門,他們都比他優秀。
我聽了非常吃驚。在外界人眼里,富士康的員工都是一些來自貧困山區農村的年輕打工仔和打工妹,卻不知道集團如此人才濟濟、臥虎藏龍。
這里是地球村。在園內隨處可見嚴謹的日本人;白皮膚、黃頭發、藍眼睛、鷹勾鼻的美國人;來自大洋彼岸的巴西人;還有和我們膚色一樣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。
記得第一次和外國客戶開會時,首先每人都要用英語自我介紹,會中會用到幾個國家的語言。發言時,一個個比比劃劃,土洋結合,讓人感覺別有一番風趣……如有些新加坡人、馬來西亞人,講漢語時,不知道在大陸有些事物的專用名詞如何講,就用英語單詞代替;講英語時,有些語句又擔心別人聽不懂,英文中又夾雜一些漢語名詞;在場的日本人若聽不懂英語、漢語,翻譯人員就在旁邊嘰里呱啦、喲西喲西地翻譯……
我本是一個重慶大山溝里出生、沒見過什么世面的鄉巴佬,只會說椒鹽普通話,連講英語都帶有川音,突然進入這種國際語言交流平臺,既興奮激動,又自慚形穢,發現自己就是麻布繡花,底子太差,必須甘當小學生,抓緊時間潛心學習,快速趕上!
學習成長
工作中學習,學習后工作,是富士康基本的企業文化之一。于我而言,這里有許多學習的途徑。
向專家學習。剛進富士康時,兄弟部門有位40年射出成型工作經驗的日本顧問,每天18:30至20:30講《射出成型技術》。曹經理曾帶著我,每天17:30下班后,匆忙地在康師傅私房牛肉面館吃碗小面,就一路小跑著過去聽課。
那位日本專家的講課方式與中國教授截然不同。他先自我介紹,再讓每一位學員自我介紹,講明此次來學習的目的,并叫翻譯板書在黑板上,進行總結歸類,從中提煉出幾個議題,以后每次2小時講其中一個議題。
講每一個議題時,他不是填鴨式的講授,而是首先將議題板書在黑板上,按座位順序輪流請每個學員發表自己的見解,然后逐一列在黑板上,用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授業解惑,讓學員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領會到技術精髓。
向優秀的同事學習。一次,我和曹經理負責規劃生產數碼相機鏡頭筒的無塵車間,副總知道我們不專業,特調一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環境與工程專業的工程師支援我們。我們三人坐在一起用頭腦風暴法各抒己見,首先找到管控環境的核心是上管天、下管地、中間管空氣,再用廣、深、高、速的思維對管控項目進行細分,然后對細分項目進行深入研究,寫了60頁超10萬字資料,最后精簡成一個3頁的SOP。在那項工作中,我學到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思維。
富士康與許多大學進行聯合辦學,提升員工學歷。我在武漢工作期間,就讀了武漢大學的工商管理本科。每周末,武漢大學的老師來公司上課;每學期結束,我們去武漢大學參加期末考試。拿到畢業證工作兩年后,公司將我自己墊付的學費全額補貼給了我。
公司內還經常進行技能培訓,我每年會參加兩三次脫產或者業余培訓,對精益生產、六西格瑪、TRIZ、自動化有系統的培訓。
學到東西叫準備,建立關系是機會,要想不斷有機會,就得隨時做準備,這是我在富士康十五年的最大感悟。
共度危機
2008年8月,公司成立了一個生產數碼相機的塑膠成型廠,曹經理任廠長,我任IE課長。
新廠成立之初,辦公室三五人共享一臺電腦,現場應招的作業人力還差300人,辦公用品、生產耗材還沒有請購到位,正在這時,世界金融危機爆發,總裁下令:為了公司渡過危機,立即停止人力招募、員工加班和一切物品采購,各部門降成本30%,使命必達。
生產要繼續,貨每天要100%出,成本要降30%,對于一個“缺米少鹽”的新部門,是多么棘手!
有個周五,生管告之:下周一早上有五萬臺產品訂單沒貨,公司明確規定,為節約成本,周末不可加班生產。怎么辦?曹經理只好自掏20000元,支付員工的加班工資,組織生產。我則動員辦公室的五位工程師和我一起周末到車間無償支援生產,晚上我掏錢請他們吃火鍋,確保準時交貨。
盡管我們每一天系緊褲腰帶過日子,但是每月要降30%成本談何容易。一天,副總把我和曹經理叫到辦公室,告知我們廠由于上個月降30%目標沒達成,他在總經理辦公室開會時,被罰站了,被重點檢討了!
副總作出指示:我們廠唯一能降的只有人力成本,要求我必須在當天借出100人給其他部門,這樣人力成本可轉嫁給其他部門,成本就降下來了?墒俏覐S本來就差兩三百人,現要我借100人給其他部門,我和曹經理聽到后,頓時心中有種解放前窮人被逼得賣兒賣女的那種無奈與酸楚!
合理的要求叫鍛煉,不合理的要求叫磨練!上司的話就是軍令,軍令如山,必須無理由地執行!這就是富士康。
我回到辦公室后,翻出通訊錄,逐一給公司內其他部門打電話。在晚上八點下班時,我找了二十多個部門,打了三十多通電話,可是沒一個部門有意愿借用員工。
曹經理在辦公室焦頭爛額、踱著方步。這時,我對曹經理講:明天還要繼續上班,您先回去休息,我留在這里繼續找晚班其他部門的主管溝通。凌晨兩點時,我打電話到副總辦公室,想不到,副總也沒有下班,他說,他一直在等我的消息,我聽了也很吃驚!
至今,我還記得副總說的話:“企業要活下去,我也要養家糊口,也需要這份工作,沒有辦法,我們今天先下班,明天再繼續……”
我回到家,躺在床上沒有一點睡意,大腦還在不停地思考著:既然公司人力停止招募、設備停止采購,許多部門有訂單而沒有設備,明天不如換一下方式,去給各射出成型廠打電話,看他們是否有外借射出成型機的需求。
第二天,我打了八通電話,終于找到了一個愿意借用我們10臺成型機使用半年的部門。我屈指一算,一臺成型機的折舊費相當于10個作業員一天的工資,太好啦,我興奮不已:終于讓全廠降30%成本的目標得以達成,順利度過金融危機這一關!
這件事讓我領會到: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,只要思想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
大膽創業
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,是前15年的一個時代浪潮。創辦人郭臺銘先生在位時,曾力推商貿轉型,先是創立了飛虎樂購,后面又力推電子商務,在前幾年收購夏普后,又掀起了全員銷售夏普的熱潮……
我是推電子商務和夏普的主力人員之一。2013年,成都園區成立電子商務處時,我是電子商務處的一名部長;2017全員銷售夏普時,副總親點我為夏普推廣經理。在從事商貿的三年工作中,我學到了許多生意經,也成就了我創業。
一天,曹經理送了《溫州人》《猶太人》《晉商》三本書給我,叮囑我和老婆用心研讀。三個月后的一天,我們在一家酒樓吃飯時交流了讀后感,得出結論:要想真正有錢,只有創業當老板。
這時,他給我300元路費,讓我代他去佛山參加X公司舉行的新品發表會;貋砗,我向曹經理講述了我在會場看到的盛況:參會的是全國三十多個省的經銷商,有五位經銷商用南腔北調講了他們的創業史和成為富豪的發家史,聽了讓人熱血沸騰。
這時曹經理告訴我,他親戚是溫州人,很年輕,挺有生意頭腦,在重慶開有一家只有四人的電器銷售小公司,他想投資入股,想請我做財務總監,跟他們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強。
我回家和老婆商議此事,老婆說我們家也入股,她去出任這個角色。
我把此信息告訴曹經理,曹經理聽后欣然同意,不過他告訴我:“只有瘋子才會選擇創業,一個追求四平八穩的人是創不了業的!
“是!要成功,先發瘋,不顧一切往前沖!創業就要大膽,傾家蕩產也無所畏懼!”我如是回答。
就這樣,我和曹經理入股他親戚在重慶開的電器銷售公司,如今十多年過去,現已成長了百倍。
安居樂業
進富士康第二年初,經老鄉介紹,我與一位電子科大畢業、只身南下尋夢的女大學生相識、相知并相愛,五一在龍華廣場旁的“天府香辣蝦”請了兩桌客,晚上我把被子從公司公寓抱到她的出租屋內,就算結了婚。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詞講是“裸婚”,裸得只有出租屋內床上我和她的各一床被子,吃的在肚子里,穿的在身上。
第二年,兒子出生了!滿月后,我們把兒子安置在姐姐家,老婆去暨南大學進修模具設計和CNC數控編程,每周未我們去看望兒子一次。兒子兩歲后,又把他送至外婆家,直到五歲上學時,才回到我們身邊。
后因老婆回重慶參與公司經營,兒子在深圳上了一年學后,跟著轉回了重慶念書。暑假,老婆帶著兒子來深圳與我團聚兩個月。2009年11月,我調至武漢,每逢春節,老婆帶著兒子來武漢和我一起過年。
進富士康第8年,在重慶距我們合資公司不遠的一優雅大氣的花園小區內,我們買下了一套房子,這是我們買的第一套房。
中午,我們在巴國城酒店宴請前來祝賀的親戚朋友和同事。席間,他們頻頻為我們家舉杯同慶,慶祝我們在重慶市內終于有了自己的房子,祝我們在重慶有了自己創立的公司,也祝賀我們成為了真正的重慶市人。
當天傍晚,公司的司機開車送我們一家人到朝天門廣場。在廣場上,我向老婆和兒子講述了十年前,我在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做船員時,我離開重慶朝天門的前一個晚上的情景,不由感慨萬千,給他們念起我當時寫的一首打油詩:
重慶,我會卷土重來
朝天門前立誓言,明日離開江渝船。
南下打拼上十年,成渝有我一片天!
2012年,我調到了成都,三年后在成都買了我家的第二套房;2019年,我們又在成都天府新區買下了第三套房,實現了在成渝雙城都安居樂業的夢想。
浴火重生
2015年春節后,我在蘇州廣達出差回來,咳嗽時痰中有血絲,去華西醫院檢查,被確診為尿毒癥,頓時,我如晴天起了一個霹靂!
當我把此信息告訴老婆和兄弟姐妹時,他們都哭成一團!因為他們都知道尿毒癥被稱為不死之癌癥,要么終身透析,要么換腎!
透析、換腎需要100萬,對我家講,錢不是問題,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適的腎源。在華西醫院排隊等候換腎的有18000人,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腎源是件很艱難的事。
在沒有等到合適腎源之前,只有每周三次去郫都中醫院臨時治療。每周一、三、五下午四點后,我便請假乘車去進行四小時的血液透析。每次回到家時,都在晚上十點后。記憶最深的是冬天晚上十點后,一個人透析下機后,饑腸漉漉走在天黑、寒冷的大街上,內心涌現出的那種無限的孤獨與無助感!
我只能一個人默默地體驗人生的苦楚與悲涼、艱難與曲折!慢慢地,也看開了,這種病既然不是絕癥,就坦然處之,視之為磨練。于是,我開始利用每次透析的四個小時,靜下心來,好好看書學習,沉淀自我。
苦心人,天不負。經過了五年漫長的透析生涯,我終于等到了一個17歲女孩與我相匹配又愿意捐的腎源,2021年2月27日,在四川省人民醫院,我終于換腎成功,獲得新生!
在醫院手術后,當我能獨立下地行走后,我給了護工30元,請他給我理了一個光頭——我要從頭開始!
在富士康的十五年,我創作了近百萬字,在省、市、縣發表文章60余篇,獲獎20次,并用賺取的10多萬元稿費和獎金裝修了一套房子。去年,我還加入了成都市郫都區作家協會。
在富士康的這十五年,我先后在IE、制造、人資、請購、銷售、自動化等部門工作過,擔任過課長、部長、銷售經理、工會主席、團委書記等職務。這十五年,也是我以Foxconn為家,學習成長、砥礪奮進、不負韶華的十五年。